内容页搜索

一、衣着

新中国成立后,男女青壮年流行用“人民蓝”布及“卡其”布缝制上下身配套的列宁装或中山装,内衬府绸或龙头细布缝成的衬衫。60年代起,一般衣服改手工制作为缝纫机缝制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人们不敢穿除中山装两用衫外的其他式样的衣服,尤其是用五颜六色面料做的衣服,也不敢穿皮鞋。全社会风行草绿色军装,青年男女不论平时或逢年过节、外出做客均以穿军装戴军帽为荣。

80年代起,男女老幼特别是青年的衣服式样不断翻新,款式上由普通的服装演变为年年有变的时装。面料开始选用毛呢、丝绸类,品质上求挺括、薄型,色彩鲜艳、亮丽。

90年代起,男女服装款式新颖,面料颜色、图案多样。城乡服装已无明显区别。男装有中山装、西装、茄克衫等;女装有对襟上衣、长裙等;冬装有皮茄克、滑雪衫、呢大衣。进入21世纪,服装式样不断更新,男、女穿着趋于随意性。服装出现休闲服、牛仔衣裤、T恤衫,羽绒服等。鞋类品种繁多,皮鞋、皮靴、运动鞋、布鞋、塑料鞋、人造革鞋等,款式日趋多样。

二、炊饮

新中国成立前,贫富之间生活水平差异较大。富有人家,鱼肉荤腥,不足为奇,菜肴讲究时鲜,食不厌精。普通人家,平时生活比较俭朴,日常菜肴很少讲究荤素搭配,以蔬菜为主,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则改善一下伙食。贫苦人家因收入微薄,常以米粥、瓜菜充饥,生活清苦。农村中家家户户都要腌菜、制酱、腌黄瓜、地瓜,晒菜干,冬季制作虾糟,作为日常主要菜肴。荤食品靠自己养禽产蛋,或自捕小鱼、小虾、螺蛳、蚌蚬之类。只是在农忙季节才上街购买一些猪肉、咸鱼等,平时极少有肉食。节日里或招待亲友,方以鱼肉家禽等荤菜宴请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人们生活逐渐好转。北厍农民、集镇居民都以米饭为主食,面食为辅。一日三餐大都是一粥两饭,少数人家为两粥一饭。农村大忙时,在正餐之间增加糕团等熟食为点心。

改革开放以后,北厍人民的收入有明显提高,吃食讲究营养,平常家庭餐桌上有三四个菜,有荤有素有汤。逢年过节,婚丧喜事菜肴更为丰盛,要有二三十个菜。

90年代起,北厍居民主食早餐为米粥、面条、大饼、油条、面包、牛奶、豆浆等,中餐一般为米饭,晚餐为米饭或米粥。城镇居民上街吃早餐的逐渐增多,部分双职工家庭中午在食堂就餐,晚餐时全家团聚,以吃米饭居多,菜肴也较丰富。

家常菜食材中,地产蔬菜有青菜、萝卜、韭菜、菠菜、荠菜、茄子、冬瓜、丝瓜、白菜、豆芽菜等,烹调方式一般为炒;地产肉类有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鸡、鸭、鹅等,烹调方式一般为红烧、白笃、干切;地产水产品有鲈鱼、白鱼、银鱼、鲤鱼、鲫鱼、草鱼、青鱼、虾、蟹、黄鳝、甲鱼等,烹调方式鱼类一般为红烧、清炖;虾有油爆虾、盐水虾,蟹有面拖蟹、水煮()蟹;地产豆制品有豆腐、豆腐干、素鸡、百叶、粉丝、油豆腐等,常为人们所喜爱。家常佐餐一般有汤,春季主要是“腌笃鲜”(笋、鲜蹄髈、咸肉一起炖汤);夏季有咸菜豆瓣汤、咸菜冬瓜汤、番茄鸡蛋汤;秋、冬季节多用鸡、鸭、鱼(鲫鱼为多)、排骨、蹄髈等做汤,冬季,还有吃暖锅习惯。家常筵席的荤菜,一般有冷盆若干,热炒若干,最后大菜和汤。传统冷盆有牛肉片、爆鱼、油爆虾、皮蛋、白斩鸡等,热炒有炒虾仁、炒腰花、炒鱼块、炒海参、炒蹄筋、炒肉丝、炒三鲜等,大菜有蹄髈、整鸡、整鸭、整鱼、八宝肚、方肉等。农村居民家庭一般还有晒酱、腌菜、腌肉、腌鱼、酱肉、酱鸡、酱鸭、酱蹄、做风干鱼等习俗。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副食品市场的繁荣,家常菜趋向精细多样,讲究烹调技术,菜肴中河鲜、海鲜渐多。

三、住房

新中国建立前,农村住宅一般都沿河建造,便于交通、用水,方位朝南,冬暖夏凉。多数为“三开间一横屋” 的“庑殿式” 平房(由4个倾斜的屋面,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),砖木结构。中间正屋是客堂,两边正屋为房间,横屋作厨房。一般房间不开窗户,只有厨房开木直棂窗,有“暗房亮灶”之说。房屋的屋顶上开天窗,盖有特制凹形天窗玻璃(称明瓦)。有的正屋门前搭有“翻轩”(宽大的廊屋,与正屋联成一体),供用餐、歇息、室内劳作之用。农村富户建“通串”房屋,前后两进,由厢屋、天井联成一体,高大宽敞。也有少数富裕人家住深宅大院,沿街有店面。大宅分几进几落,有备弄为通道,有楼有底,内设大厅、厢房、卧室、书房、厨房等,大胜村的柳氏老宅有五进,共300多间。

贫苦农民住草棚的也有,四周用砖砌单壁,顶盖稻草并用草绳绷紧,以免风吹草起,檐和顶高低相差较大,坡度大,以利雨水滴下。基本上每年用稻草加盖一次,以防漏雨。

新中国成立初期,农村大多是砖木结构低矮平房。砖墙是用泥沙、石灰砌成,门窗是木制的,房顶是望砖或芦帘、土瓦盖顶,常见的有三开间、两开间。

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,农村翻建房屋成风,翻建硬山头平瓦房。因当时建筑材料紧缺,有的只能用水泥桁条、杂木椽子、水泥窗框作材料。

进入80年代,农村再次掀起建房热潮,平房翻楼房,一般是三间门面的两层楼房,另加平台,也有两上两下加平台的。底层有宽敞的客堂、厨房、杂作间等,楼上作房间。建造时用水泥砂浆砌砖,外墙用水泥粉刷,有的还嵌石子、贴瓷砖和马赛克,室内吊天幔,地面磨石子。市镇居民新村的房屋结构,趋向水、电、卫生设备合理配套的单元式住宅,新公房、商品房一般面积大户为140平方米,中户120平方米,小户80平方米。不少人家搬迁新居后用墙纸、地毯、瓷砖、拼木地板等作室内装饰。

90年代初,农村住宅正房普遍为坡面小青瓦、砖混结构两层三楼三底,坐北朝南,东或西为一层坡面横屋作厨房和杂作间。楼房上下层前面缩进一椽子(也有两椽子),楼上装栏杆称走廊(后用窗封闭后作阳台),楼下称壁脚。集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安排的公房,以两室一厅居多。90年代后期,农房出现单体别墅,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,顶部与古时的“四六戗”结构大致相同,所取材料不同。屋面用紫红的宜兴琉璃瓦铺盖。一般为上下两层(或三层),下层作大厅、会客室、厨房间、卫生间,上层作卧室、休息室、书房、卫生间等。楼梯一般为螺旋形,用花岗岩石作梯级,不锈钢管作护栏。室内装饰讲究,可谓富丽堂皇。